作者:許志誠 | CCKM 知識長 - 2016年4月30日

現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觀念發展自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定義民間消費、投資,與政府支出之合計為國內生產總值,讓政府在戰時以及後來和平階段進行國家經濟觀察與管控的重要指標。在以製造為主的時代,GDP確實可以呈現國內經濟發展,以及國與國之間生活水準差異。進入21世紀後,這項指標是不是可以持續適用於新時代?

運用GDP觀念觀察目前的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經過物價因素調整後,在25年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這個結果直觀的反應,現在美國民眾與25年前的幸福感受應該差距不大,這四分之一世紀幾乎沒有感受到所謂的經濟成長,實際狀況是如此嗎?我想答案應該很快地就講出來,「不盡然吧!」

25年前電腦沒有普及,現在雖然收入沒有明顯增加多少,但是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性,多媒體使生活多元化,電子商務讓消費者力量增加等,似乎都是GDP所衡量不到的幸福感。試想如果你有選擇的權利,你想待在現在還是回到25年前?理論上GDP告訴我們這段期間感受應該都是相同的。

當經濟體中服務(services)的比重越來越高,GDP概念就不會再是正確衡量的標準。比如餐廳為提升質感將用餐價格提升,引發物價上升、降低需求、產生GDP衰減。又如目前網際網路服務,Google或Facebook提供消費者免費服務,因為不用付費所以也無法在GDP中反映。線上消費與付款因便利性受消費者認同後,店面與辦公需求降低,導致實體建築需求減少,也會對經濟體的GDP產生折損效果。但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民眾所感受到的「經濟繁榮」應該不會差才對!

經濟學人認為衡量目前經濟體開發程度,GDP需要有3項改變

1.   提升產出計算能力,在最小的修改幅度下可以多採用人民的納稅紀錄,或是進用卡交易統計資料等,目前民間企業已經普遍用於電子商務平台中尋找價格策略。
2.   目前以服務業為主的已開發國家應該發展一套新且廣的制度,目標用來衡量產出與生活水準之標準,可命名為GDP+,納入居家無償工作如親人照護,以及因健康照護使壽命提升之類,衡量服務品質提升等觀念。
3.   納入國與國之間發展的交叉檢視,每十年檢視國家的公共設施、私人財富,與無形資本的創造能力,如品牌、設計、科學創意、網際網路等。

此外也需要把對國家的損耗計入減項,如機械磨損、道路與公共場所之公共財破壞、對於環境衝擊等。進入21世紀後,我們當然還是要以GDP當成觀察經濟體的重要依據,不過我們要再客觀地納入其他時代背景下的實際感受,才不會陷入數據所帶來的迷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志誠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